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发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强烈兴趣,各国纷纷投入资源,研究如何安全有效地进入太空。61年前配资炒股平台,美国率先将一只黑猩猩送入太空。然而,在返回地球后,这只黑猩猩的身体却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太空探索的领先地位,展开了激烈的竞赛。苏联率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令美国深感压力。为了不在太空科技上落后,美国决定启动“水星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将能够搭载宇航员的飞行器送入太空,并成功让其返回地球。为了提前获得成功,美国决定先进行动物实验,以测试生命体如何应对太空飞行的极端环境。
美国宇航局选择了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的黑猩猩作为实验对象,目的是研究它们在太空飞行中可能面临的失重和各种生理压力。1958年,美国科学家挑选了40只黑猩猩,带到专门的研究所进行培训。这些黑猩猩每天接受光线和声音反应训练,训练的目的是让它们学会在飞行时执行一些简单的动作。此外,科学家们还使用各种仪器监测黑猩猩们的体况,观察它们在面对不同速度、温度和高度变化时的生理反应。
展开剩余85%在这些黑猩猩中,有一只名为“汉姆”的黑猩猩格外引人注目。与其他黑猩猩不同的是,汉姆在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冷静,即便在接受电击或感到厌烦时,它也从未表现出任何暴躁情绪。它的沉着冷静让研究人员们感到非常欣慰,甚至有人称它像一个听话的小孩。最终,汉姆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搭乘“水星—2”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机会。
为了测试汉姆的反应能力,科学家们让它在看到蓝色灯光闪烁后5秒内拉动舱内的手柄。这项训练帮助研究人员评估它在失重环境下的反应速度。飞行中,汉姆对超过50次蓝光闪烁做出了反应,表现远超预期。但飞行并非一帆风顺,飞行器承受着地球10倍以上的重力,而且飞行路线也出现了偏差,最终飞船偏离了原计划的轨道,飞入了距离地球252公里外的太空。
飞船在太空中的初期飞行非常迅速,时速高达8046公里。然而,飞行中的燃料消耗比预期的更快,导致飞船的压力系统受损,飞船最终坠落入大西洋。幸运的是,汉姆在飞船坠落后依然存活。尽管飞行中的压力设备受损,但汉姆的太空服有效保护了它,使它毫发无伤。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姆完成任务之前,它并没有真正的名字。最初,它仅被编号为“实验体65号”,因为科学家担心如果黑猩猩在任务中死去,媒体可能会大肆报道,给项目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科学家选择用编号而非名字来称呼它。直到任务成功,汉姆才得到了它的名字。
汉姆完成任务后获得的奖励非常简单——一个苹果和半个橘子。尽管为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姆被送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度过了近20年的孤独生活。黑猩猩是群居动物,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然而汉姆却长时间独自生活在笼中,直到1980年才被转移到北卡罗莱纳州动物园,在那里它才和其他黑猩猩一起生活。汉姆在新的环境中生活了3年,度过了相对快乐的时光。
然而,由于太空飞行带来的影响,汉姆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太空射线和紫外线的辐射让它的心跳速度比正常黑猩猩更快,这也直接导致它在1983年去世,享年仅26岁。相较于正常黑猩猩的寿命,汉姆的寿命几乎只有一半。
汉姆去世后被埋葬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的美国宇宙博物馆国际太空名人堂,与那些已故的美国宇航员一起安息。尽管如此,太空竞赛并没有因汉姆的成功而停止。真正的目标是将人类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回顾航天历史,动物实验无疑为人类的航天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科学家们通过对汉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即使在超重和失重的情况下,汉姆依然能够迅速拉动飞行舱内的手柄,这一发现意味着生命体的反应时间在太空环境下并不会显著减慢,这为后续的人类载人飞行奠定了基础。此外,科学家们基于动物实验数据改进了宇航服,能够有效抵御太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1961年,苏联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美国随后也不甘示弱,在一个月后将阿兰·谢泼德送入太空,成为美国的首位太空人。尽管他们的成就广为人知,但与他们一样,还有许多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动物们也应得到应有的赞誉。科学发展需要实验,正是通过这些实验,科学家们才得以发明出今天为我们带来便利的技术。
在科学界和医学界,动物实验依然是探索新理论、应用新知识和发展新技术的关键环节。在航天事业中,常选择猴子、狗、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动物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如,航天史上第一只进行实验的动物是猕猴“艾伯特一世”,它于1948年搭乘“V-2远程火箭”飞上了63公里的高空。虽然它未能抵达100公里的太空,但这次实验为人类的太空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遗憾的是,它在着陆时未能成功减速,导致在着陆过程中摔死。此后,几只名叫“艾伯特”的猕猴接连被送入太空,但它们也未能安全返回。
直到1959年,美国才成功将一只名叫“贝克尔”的松鼠猴和“艾布尔”恒河猴送入太空,并顺利返回地球,成为首批活着返回地球的太空动物。贝克尔去世后被埋葬在美国航天博物馆,而艾布尔则因术后感染去世。与此同时,苏联也将流浪狗莱卡送入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太空的动物。可惜,莱卡在飞行7小时后因舱内环境恶劣而牺牲。
在法国,航天动物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61年,法国将一只名叫“赫克托”的大白鼠送上太空,尽管赫克托在飞行中经历了心跳骤停,但最终成功返回地球。此后,法国将一只名叫菲利赛特的猫送入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猫。然而,菲利赛特的健康状况在归来后迅速恶化,最终被安乐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航天实验中的动物种类也逐渐多样化。但遗憾的是,很多实验动物在生前并未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待遇,尤其是它们的未来安置问题常常被忽视。汉姆在完成任务后,并未得到特殊待遇,直到它的遗体被送往太空名人堂,才被人们铭记。实验动物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它们不仅是研究的对象,更是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环。
如今,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实验动物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它们的保护与福利。许多研究机构也设立了纪念碑,以缅怀为人类进步事业献出生命的动物们。
回顾61年的航天历史,从加加林的太空飞行,到杨利伟的航天突破,再到近年来
发布于:天津市九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