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网事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
游客在打卡点拍照 (安阳融媒记者 高 倩 摄)
暑期消费热浪奔涌①
理念升级品质提升 新消费带来新活力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高倩
核心提示:
暑期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文旅场景迭代升级,科技提升文化体验,沉浸式玩法带你“穿越”;教育消费类型转变,实践与兴趣培养成暑期刚需;初中、高中毕业生成为暑期消费主力,理性消费与个性消费并重……凡此种种,勾勒出2025年安阳暑期消费市场新图景,折射出年轻群体与家庭文化需求的新变化。
文旅消费
从“观光打卡”向沉浸体验过渡
展开剩余90%暑期消费市场活力四射,旅游消费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热度持续攀升。当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为暑期文旅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游客参观殷墟博物馆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摄)
最近,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15个大主题50条“老家河南”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殷商回响”“安阳殷墟”“红旗渠精神”3条线路串起了我市诸多热点文旅景区、场馆。城市处处可见游客与学子打卡的身影。
游客参观殷墟博物馆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摄)
6月27日,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地下展厅内,穿戴好装备,XR技术带人们“穿越”回战火连天、箭弩齐发的古代战场。令人沉浸其中的还有《再现·大邑商》演出,伴随着乐声,将军“沚”化身引导员“亚止”,带领游客穿越时空,看商王武丁与王后妇好为殷商荣耀而战,感受大邑商的强盛。在一个个互动体验中,殷商文化走出了课本,走进了生活。
前些天,市文广体旅局发布惠民信息,殷墟博物馆、红旗渠、岳飞庙等多个景区为考生准备了专属优惠大礼包。在马氏庄园,唱红歌、诵经典,手绘福瑞牌,观看《马丕瑶审簸箕》情景剧,多元活动让学生们品读历史、学习文化;在红旗渠畔看“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实景演出,对话山河,追忆修渠岁月、感悟红旗渠精神;到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考古探秘、研学体验,游客从军事战略、个人生平、家庭生活、健康状况等方面认识更加鲜活的曹操。“我是特意来市区参观学习的,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博物馆内精美的青铜器、了不起的甲骨文,还有很多景区打造数字技术展示系统。”刚参加完中考的内黄学子杨浩博告诉记者。
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摄)
“今后我也是一肚子‘墨水’了。”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许多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会被馆内墨水瓶样式的文创饮料吸引,感受舌尖的“文化味儿”。在殷墟博物馆,一位游客在DIY激光刻字纪念章售卖机屏幕上输入“得偿所愿”四字,不一会儿,一枚定制的纪念章就生成了。踏着仓巷街的青砖,到彰德邮局寻一枚喜欢的甲骨文邮票,用一个个特制印章在本子上留下安阳记忆。青铜器造型的钥匙扣、印满甲骨文的冰箱贴、制作精良的手型器文创产品……在安阳,吸引游客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特色展览,更有琳琅满目、涵盖吃穿用的文创产品。“安阳的文创产品很有特色,有的俏皮又新潮,有的美观大气,不仅将地方元素融入设计,且具有实用价值,让人眼前一亮。”来安阳出差的关先生,工作之余到殷墟博物馆参观,礼文宫展示的文创产品让他爱不释手。
当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融合新的支点,安阳吸引了四海游客。人们赏自然风光、学历史文化、品地方美食、观特色演出,全方位感受着千年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这是我第一次来安阳,城区亮丽、民风淳朴,遇到的出租车司机与热心市民为我推荐了很多美食、美景,还会再来安阳。”来自山东省潍坊市昌邑一中的毕业生陆长愉说。
游客漫步仓巷街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摄)
教育投入
从“学科内卷”向素质提升转型
随着暑期到来和“双减”政策持续发力,家长的教育关注点正发生深刻转变。曾经“一位难求”的暑期学科补课班降温,素质教育相关活动取而代之,成为家长竞相追捧的热门选择。
当暑期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劳动教育正以生动实践点燃孩子们的成长热情。近日,我市紫薇小学三年级学生晨晨的“暑期小农夫”体验之旅,成为这股热潮中的鲜活缩影。在老家的玉米地里,晨晨头戴草帽、手握锄头,躬身除草、浇水。在果园里,精心采摘成熟的蔬菜和水果,在烈日与汗水中触摸农耕知识的温度。“想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晨晨爸爸擦拭着孩子额头的汗水感慨地说,目睹孩子从生疏到熟练的蜕变,他直言这样的实践比书本学习更具教育意义。
小学生参加体育实践活动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摄)
在我市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和活动场所,素质教育课程报名热度持续攀升。6月29日,德隆街西段一家篮球培训机构迎来暑期开课首日。上午9时许,篮球馆外就聚集了不少送孩子上课的家长。场馆内,身着训练服的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热身运动,口号声此起彼伏,洋溢着青春活力。“我家孩子以前暑假都泡在学科补习班,成绩没提高多少,还把眼睛熬近视了。”送孩子学篮球的家长张先生看着正在练习投篮的儿子,欣慰地说,“现在让他学习篮球,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孩子都盼着来上课。”该篮球培训机构一名教练介绍,今年暑期招生人数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为此专门推出适合新手孩子的暑期课程包,涵盖基础运球、投篮训练,还增设篮球战术讲解等内容,助力孩子们全面提升运动能力。
记者走访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和孩子愈发重视身体素质,暑期培训市场风向从“学科热”转向“艺术热”“体育热”。在吾悦广场一家乒乓球训练馆内,市民李女士用手机记录下孩子的乒乓球课。她表示,这个假期没给孩子报学科类培训,而是根据孩子意愿选了几门感兴趣的体验课,“不要求他学得多好,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繁忙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她还留意到,现在家长的教育意识都在转变,希望孩子多做尝试、增长见识。
家长带孩子体验采摘乐趣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摄)
假期里,孩子们暂别课本和作业,有了更多时间参与实践。采访中,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显而易见。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在暑假宝贵的自由时间里,多体验和学习新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终身受益。
如今,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体验,拓展兴趣爱好,乐享快乐时光,校园里的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暂别学校课堂,学生们拥有更多元的选择,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着更精彩的成长。
考后消费
从“盲目犒赏”向理性投资转变
高考、中考落幕,毕业生群体掀起青春消费热潮。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成家长热门“考试奖励”,不少学生也为迎接大学、高中新生活购置学习设备。从结伴毕业旅行、配齐“电子三件套”到考取驾照提升技能,一系列消费活动正悄然激活“考后经济”。
假期“换机潮”来临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摄)
走进我市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便能直观感受到这股消费热潮。6月28日下午,万达广场一家电子产品卖场内,人头攒动。前来咨询、选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顾客络绎不绝。准大学生小王穿梭在各品牌笔记本电脑展区,仔细对比参数。“我报的是设计专业,需要一台高色域屏幕、独立显卡的笔记本,预算6000元左右。”他向记者介绍,除了电脑,降噪耳机、便携式投影仪等“学习伴侣”也在他的采购清单上。据该卖场负责人统计,自高考结束以来,卖场笔记本电脑销量逐步增长,其中大多数购买者为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手机市场同样迎来“换机潮”。解放路某品牌专卖店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顾客介绍机型。正在购机的大学生李彦龙一边体验新机,一边感慨:“手机不仅是通信工具,更是学习、社交的入口,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新形势下,新一代青年展现出理性与务实的消费态度。放暑假归来的我市大二学生杜欣怡分享了她的省钱妙招:“我们学校有一些二手交易群,每天都有闲置物品转让信息。我通过二手平台购入了学长学姐的绘图板,价格比新品便宜了一半多。”除了二手交易,“平替”产品也成为学生党的新宠。在北关区建业城小区附近一家文具店,货架上国产中性笔、活页本等学习用品占据了显眼位置。该店主杜女士透露,今年国产学习用品销量反超进口品牌,单价10元以内的高性价比商品占比超 60%。不少学生表示:“一支进口笔的价格能买一盒国产笔,质量差别不大,省下的钱可以用于更重要的开支。”
考后技能提升消费同样热度不减。驾校成为毕业生的热门打卡地之一。准大学生郑潇潇每天准时出现在驾校训练场,她笑着说:“高考结束后,在家休息了两三天就来学车了,趁这个暑假把驾照拿到手。拿到驾照后,我准备和朋友结伴出游,去看看以前只在书上看过的美景。”“考后经济”不仅是一场青春洋溢的消费热潮,更是社会消费趋势变化的缩影。它反映出年轻人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网友有话:
考后消费家长应正确引导
网友“偷偷藏不住”:“考后经济”是一场特殊的消费热潮,我们应警惕考生在此过程中产生过度消费和攀比心理。家长要在考后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保持冷静,帮助孩子判断消费是否合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规划考后的生活安排,将消费与真正的成长需求结合起来。
释放文旅市场新潜能
网友“齐天大圣”:我们要不断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多元化文旅需求,通过延伸“文化+”链条,结合夏日经济、暑期经济,形成新的消费方式和场景,用数字技术拉近历史与时代的距离,为地方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优化服务、提升效能,让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释放市场巨大增长潜能。
假期培养好习惯
网友“我是白百合”:放假不是放任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而是要在假期合理引导和培养孩子。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丰富孩子暑期体验,拓展兴趣爱好,乐享快乐时光,素质教育一定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发布于:河南省九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