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真正的实盘配资平台查询
台湾岛内这几天的政治戏码,够热闹的。8月23日,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要迎来一场“双响炮”:一个是“重启核三公投”,一个是针对七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投票。台“中选会”19日一口气公布了投票门槛和选举人数,把数字往外一摊,看似一板一眼的程序,其实背后藏着一整盘政治算计。
先看所谓“公投”。岛内“中选会”给出的数字是——“重启核三公投”投票权人人数20002091人,25%以上门槛至少5000523票。换句话说,支持方要跨过500万这道槛才算通过,还得同意票多过不同意票。这种设计,说白了就是“高门槛+双保险”。岛内多少次公投就是被这条“25%红线”拦腰砍掉的,民进党当年拼命推“以核养绿”的时候,这个门槛还是他们设下的,如今轮到国民党打“重启核三”的牌,他们就等着看笑话了。
接着看更热闹的七起罢免案。罗明才、颜宽恒、杨琼璎、江启臣、林思铭、马文君、游颢,这七个人的名字摆出来,清一色蓝营民代。投票人数也都被公布:比如颜宽恒罢免案投票权人数307742人,门槛76936票;江启臣那边208849人,门槛52213票。看似一堆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却是民进党当局“借刀杀人”的政治算盘。用罢免来削弱在野党,已经成了他们最顺手的武器。
为什么偏偏挑这七个?理由其实不复杂。有人是蓝营地方派系的代表,比如颜宽恒,台中选区的老牌人物,蓝营的票仓;有人是党内重量级人物,比如江启臣,国民党前主席,长期是民进党的眼中钉;有人则是防务、涉外委员会的重要席次,马文君就是个典型。把他们一个个拉出来办罢免,不见得真想拉下马,更像是一场消耗战,让国民党内部疲于奔命、分散火力。
而时间点也很巧。8月23日,岛内媒体早就把这一天称作“政治超级星期六”。一边是“核能公投”要投,另一边是国民党七个席次的保卫战。这不是巧合,而是刻意堆叠。民进党在赌一个效果:蓝营同时顾前顾后,既要为“核三”拉票,又要拼命救罢免,结果是资源分散,战线拉长,越打越乱。反观绿营,不用出手太猛,光是看蓝营自乱阵脚,他们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说穿了,这场游戏的关键在于门槛。以核三公投为例,500万张票,这不是小数目。台湾总人口2300万,投票权人口2000万,要有500万张有效同意票,意味着动员得极其疯狂。2018年那次“反空污公投”,动员到天翻地覆,也才拿到580万票,这还是在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现在经济疲软、民众对能源议题冷淡,要突破这个槛,难度何止一星半点。
罢免更是如此。大家都清楚,台湾的罢免法修过几次,从“三成门槛”一路降到现在的25%,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地方动员要拉到“25%+过半”,依然是硬骨头。更何况,这七个蓝营民代在各自选区都有一定基本盘。换句话说,绿营并不是一定要赢,他们只要把蓝营拖进泥潭,就算达到目的。
外界更看重的是政治后果。如果“核三公投”失败,那就是蓝营打了一张“空牌”,折射的是在重大议题上的组织力不足;如果七个罢免案里哪怕过一两个,那就是民进党一箭双雕,既削弱了国民党的基层代表,又能给社会释放信号:在野党连自己人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执政能力?这种心理打击,比实际席次的得失更狠。
更微妙的是,民进党也在借“核三”议题打出自己的能源牌。大家都知道,台湾能源政策乱成一锅粥,蔡英文喊“非核家园”,结果缺电成了笑话;赖清德上台后继续顶着,却遭遇产业界越来越多怨声。核三问题,本质上是蓝绿之间的路线之争。民进党知道核三牌有争议,但他们更清楚,只要拉扯到安全、环保、国际承诺这些话题,就能转移焦点,把公投往“无解的争议”上推。公投失败,他们可以说是民意不支持重启;公投通过,他们也能卡在“国际安全标准”上不执行。总之,蓝营出力,绿营看戏,最后话语权还在民进党手里。
再看罢免案。这里面最受关注的就是江启臣和颜宽恒。江启臣作为国民党少壮派的代表,过去对党内路线有过多次辩论;颜宽恒更不用说,家族色彩浓厚,一直是民进党的重点打击对象。民进党通过罢免案,既能在地方割肉,又能在党内“杀鸡儆猴”。而国民党呢?既不敢不救,又怕救不赢。救得了,是侥幸;救不赢,就是全面崩盘。这才是真正的困局。
所有这一切,最终还是回到台湾政治的恶性循环:公投、罢免,本来是民主工具,如今彻底沦为政党斗争的武器。蓝绿你来我往,不断消耗彼此,真正的问题——能源困境、经济困局、社会分裂——通通没有解答。民进党玩的是权术,国民党忙的是自保,而岛内老百姓只剩下疲劳和冷漠。对他们来说,8月23日不是“政治超级星期六”,而是又一次被动陪跑。
所以看清楚了吧,这场热闹的背后,是台湾政治的荒诞:公投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制造对手的麻烦;罢免不是为了监督官员,而是为了把政敌拖下水。蓝绿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正的受害者是台湾的社会共识,被撕得越来越碎。等8月23日结果一出,不管是公投过不过、罢免成不成,岛内政治都不会清净,只会更乱。这才是民进党真正想要的局面:搅浑水,然后坐收渔利。
九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